6月16日,湖北省乡村规划建设人才培养座谈会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此次活动由湖北省乡村规划研究会主办,湖北省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湖北省乡村规划研究会会长、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冯中朝教授主持会议,省乡村规划研究会副会长、省农业农村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肖长惜,省农业农村厅乡村建设处三级调研员程建平及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等院校专家教授共50余人参加会议。此次会议通过“周胜利说三农”视频号直播,共有3.5万余名网友收看并参与讨论。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急需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的乡村规划师队伍。针对乡村规划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缺少师资和教材等现状,湖北省乡村规划研究会组织编写了全国首部乡村规划教材《乡村规划师实操指南》,承办了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全省乡村规划师试点培训,开展了一系列有效探索,并组织召开座谈会,深入探讨乡村规划师培训体系。
座谈会上,参会领导专家围绕乡村规划设计专业建设和乡村规划建设人才培训等主题进行交流探讨。
湖北省乡村规划研究会副会长,省农业农村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肖长惜指出,乡村振兴,不仅需要规划先行、产业兴旺,更需要人才先兴,培养乡村规划人才要找到合适的培养路径,省乡村规划研究会举办的全省乡村规划师试点培训班属全国首创,体现了湖北敢为人先的精神。关于如何做好乡村规划,肖会长提出要在四个“要”上下功夫,站位要高、要素要集成、目标要明确、指标要实。
省农业农村厅乡村建设处三级调研员程建平结合乡村规划的实际案例,总结和分析了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认为乡村规划要深入乡村、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规划不仅要让老百姓看得懂、用得惯,更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针对乡村规划人才紧缺的问题,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柯新利教授提出要加快人才培养资源建设和专业建设,农业类高校要积极承担起乡村人才培养的职责,依托现有专业尽快增设乡村规划专业,向社会输送更多的乡村规划人才,让乡村规划更好的面向未来、面向农村。
省乡村规划研究会常务理事、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胡银根教授认为,乡村规划要为农民而规划,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让乡村回到乡村本来的样子。乡村规划不仅要有“乡”的概念,还需要突出“新”的概念,开发新的产业形态,留住乡愁。
作为乡村规划的践行者,省乡村规划研究会理事冯先长等人结合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了乡村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完善人才培训体系三个方面,助推乡村规划人才的培养。
受省农业农村厅委托,省乡村规划研究会正在编制《湖北省和美乡村建设导则》,并组织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专家共同推进。湖北省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空间规划所副所长彭巧瑜作为代表在会上介绍了《湖北省和美乡村建设导则》编制思路。
彭巧瑜指出,和美乡村建设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的不仅是物质环境的改善,更注重乡村内在的和谐与美,以及提升村民的幸福感、满意感和获得感。项目团队将根据省内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特点,将乡村划分为平原地区、丘陵山区和城市近郊区,并分别编写相应的建设导则。
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湖北省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产业规划所副所长、2023年度湖北省优秀乡村规划师荣誉获得者冯华现场发布《乡村规划师下乡志愿服务行动倡议书》。
冯华结合自身经历提出,乡村规划前景广阔,在经济发展下行、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人力资源布局不合理的时代背景下,把大学生等青年人才培养成为优秀规划师,推动下乡开展服务正当时。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规划师下乡服务机制,由政府有关部门主导、支持湖北省乡村规划研究会这一类公益性组织具体开展,合力打造“三师下乡志愿服务”湖北样板,让相关规划师、建筑师和设计师下乡开展服务,帮助乡村明确发展定位和思路,协助或参与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对相关建设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样板做出贡献。
乡村规划师下乡志愿服务行动倡议书
我是“2023年湖北省优秀乡村规划师”获得者冯华,来自湖北省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一名长期在乡村规划一线工作的乡村规划师,我发现乡村规划乱象丛生。一些地方编制的乡村规划缺乏基本常识,规划脱离实际需求,这些粗制滥造的规划不仅不能引领乡村发展,反而成为乡村建设的“绊脚石”。乡村规划乱象丛生背后,凸显了乡村规划人才奇缺的现实。
据分析,我国乡村规划师人才缺口超过10万人。一方面是乡村振兴规划人才奇缺,另一方面是千万大学生就业难。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1179万人,同比上年增加21万人。近1200万的新增就业需求,叠加历年累积未就业的百万大学生、千万失业农民工和新增农民工,已经形成了一个近4000万的待业“蓄水池”。在经济下行、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人力资源合理不布局的背景下,把大学生等青年人才培养成为乡村振兴的规划师,推动规划师下乡开展规划服务正当时。
很多人会问,做乡村规划师有前途吗?作为一名长期在乡村规划一线工作的规划师,我认为从事乡村规划大有可为。中国靠房地产支撑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尾声,乡村振兴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和主旋律,乡村要振兴发展,就有乡村规划的刚性需求,这里面会催生大量课题、规划、申报和咨询等工作,市场容量和发展空间非常广阔。而且乡村规划是创意和技能并存的高含金量职业,非常适合年轻人在这个领域深耕发展。
从事乡村规划工作以来,我感受到这个职业带给我的获得感、成就感和荣誉感。依托省农规院平台,我服务过很多地方的产业规划和农业项目谋划,当看到自己做的规划方案成为地方施政的实施方案、变成真金白银、成为拨地而起的园区和厂房、成为乡镇户外大幅展示的宣传标语和规划蓝图,我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各个地方并没有把我们当做是普通规划师,而是把我们当作决策专家和智囊团。在省农规院的这么多年,我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成长进步,因为乡村规划是一个新型的职业,我们所面对的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要做好乡村规划编制,就要不断去学习提升,从而不断成长和进步。我认为乡村规划这个领域,非常适合我们新生代大学生和想转行进入到乡村规划领域的青年群体加入,这是一份有质量的新职业。
又有人会问,我想成为一名乡村规划师,但怎么开展下乡服务呢?其实推进规划师下乡国家也在行动。2022年3月,中央“两办”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支持熟悉乡村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村庄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2024年农业农村部在“乡村五个振兴和乡村建设工作指引”中提出“将联合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组织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三师”下乡服务”。规划师下乡服务在省内也有一些探索。一类是政府部门组织的规划师下乡服务。这种模式的公信力和号召力比较强,但容易造成下乡服务流于形式;另一类是规划机构自发下乡服务。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也可能导致服务过程中出现“强营销,轻发展”的规划导向,影响了规划下乡的实效性。
规划下乡服务需要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努力。作为一名乡村规划工作者,借这个机会呼吁政府要进一步完善规划师下乡服务的合作机制,建议由政府有关部门主导,支持湖北省乡村规划研究会这一类的公益性组织开展规划师下乡志愿服务行动,通过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湖北省乡村规划研究会的技术、管理实力,合力打造“三师下乡志愿服务”的湖北样板,为我们规划师下乡做实乡村规划服务铺平道路,为社会吸纳新增就业找到一条突破口。
我们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要俯下身来、沉下心来做好每一件实事和小事。实现梦想的路上不仅需要满腔热情,更要踏踏实实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去田间地头“接地气”“沾泥土”,扎下根来快速成长。当下,我们的乡村迫切需要能解决问题的规划、能带来发展的规划、能改善生活的规划。
在这里,我呼吁广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并具有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农经管理和产业运营等相关专业或行业背景的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和即将参加工作的大学生群体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依托湖北省乡村规划研究会等乡村规划服务平台,志愿下乡开展规划服务。大家通过扎根乡村一线,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多听、多看,充分了解乡村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产业基础,摸清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和所求,准确掌握村民的发展诉求,为建设富美乡村、推动乡村振兴编制科学有用的乡村规划,引导乡村现代化发展。同时,通过乡村规划大舞台成就自己的职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