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环境显著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升,乡村展现强劲活力。但部分地方照搬城市发展模式,忽视乡村实际,过度开发致使自然生态和人文受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农村建设应契合农村实际,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保留乡土特色与风貌,留住绿水青山与乡愁记忆。
乡愁承载着对故乡风貌、过去生活的怀念和情感寄托,然而,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人们记忆中的故乡在不断消失,许多乡村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面貌和独特性,变得“千村一面”,乡愁的根基也在悄然远逝。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保持乡村的多样性,成为乡村建设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乡愁是什么?
乡愁是“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是“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是“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乡愁作为一种情感和文化记忆,融入了个人成长经历、文化认同和对生活方式的回忆。对于很多人来说,乡愁不仅仅是对某一具体地点的怀念,而是一种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体现。
乡愁源自于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它不仅是对故乡自然风光的留恋,更是对故乡文化、传统、习俗和人际关系的珍视。乡村中的古树,祠堂、牌楼等古建筑,以及各种风俗习惯、特色风味小吃等见证了村庄的变迁,伴随着村民的成长,成为独有的特色标记,承载着异乡人的思念之情。保护好乡愁载体,也就留住了乡愁。
如何留住乡愁
乡愁和乡村振兴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乡愁与产业、生态、文化、乡村善治有机结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保护传承乡愁载体、吸引留住乡村人才、塑造文明乡风、积极利用平台宣传特色乡愁、留住乡愁、发挥乡愁的价值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产业,是留住乡愁的持续动力
乡村振兴的基石在于产业振兴,而乡愁情感作为一种深厚的文化纽带,正逐步转化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乡愁经济。其精髓在于,将乡愁文化作为核心消费体验,不仅涵盖了承载乡愁记忆的物质元素,还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精神价值,共同构成乡村发展的强大内驱力。面对现代化进程对众多乡村传统生活方式与文化的挑战,如何在保护乡愁韵味的同时,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成为关键。
乡愁经济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路径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具体措施如下:
◾通过深度挖掘地方特产,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不仅能够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还能以独特的乡愁风味吸引市场关注。
◾将良好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文化资源、传统工艺和风土人情紧密相连,通过创意设计和创新,创造出独具乡愁特色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乡愁文化。
乡愁经济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乡村地区,刺激乡村的旅游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2)乡村,是留住乡愁的有形载体
乡村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成为乡愁的有形载体。和美乡村建设要留住乡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既是乡村鲜明的标识,也是乡村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呈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
乡愁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保留好山水原生态,保护好传统村落街巷,守护好老屋古树,不仅留住乡愁乡情的寄托,同时促进乡村生态的振兴。乡愁的存在使人们对乡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认识到乡村也有独特的魅力和发展机会。通过保护和修复农村的历史遗迹、传统工艺和自然景观,乡村不仅保留了传统的魅力,也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体验和怀念过去的场所。这种有形的载体让乡愁得以具体化和持久化,使得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在心中保留对故土的深厚情感。
(3)文化,是留住乡愁的精神支柱
乡愁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深刻激发并维系着人们对乡村的深厚情感纽带。乡村不仅是对地方传统习俗、独特语言、艺术及价值观的传承和发扬,更是深深根植于心、塑造乡村独特风貌的灵魂所在。传统的节庆、民间故事、地方艺术和手工艺,不仅让人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找到文化认同感,也为他们提供了精神上的归属感。
当人们对乡村文化产生浓厚的乡愁情感时,就会更加关注乡村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积极参与到乡村文化振兴的工作中,努力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的瑰宝,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乡愁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乡村文化的特点和魅力,提升乡村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成为传递乡村文化的桥梁和纽带,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持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同时,通过共同的乡愁文化,人们可以建立起互相的情感联系,增强乡村凝聚力,使得乡愁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精神力量。
(4)农民,是留住乡愁的主力军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农民作为乡村的核心群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是乡愁的核心所在。乡愁吸引农民返乡建设乡村,解决乡村“空心化”、乡村人口外流的问题,也吸引城镇人才扎根农村、投身乡村建设。乡愁可以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情感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地方的幸福感确实很重要,每个地方都有他自己的东西”“就是要记得住乡愁”“不要小看这种幸福感,确实是留得住人”。
土地只有耕种、浇灌、施肥、长庄稼,才是土地;农村里有农民住且喜欢住,有了活生生的人,有了茶余饭后闲谈的人们,农村才是真正的农村,成为了充满人情味和温度的地方,乡愁才有灵魂所系,使得乡村的文化和精神得以代代相传。
乡愁面临的困境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提升农村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条件、推动经济发展,但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保留并运用乡愁,避免“千村一面”现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探索乡愁面临的困境,有助于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
(1)认识层面存在狭隘性
乡村振兴留住乡愁有三个方面的错误认识要避免。具体如下:
第一,乡村振兴中留住乡愁不能理解为留住乡村原有的破旧和落后。发展永远是第一要务和主旋律,留住乡愁是遵循客观自然规律,保持传统与发展提升必须有机融合,而不是矛盾对立。
第二,不能就乡村谈振兴,把城乡建设割裂开来。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是互相促进的,要在规划设计、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协调联动、融合发展。城镇有城镇的品质,乡村有乡村的风味。
第三,避免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对立。绿水青山是乡愁记忆的重要元素,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要坚持走生态发展、绿色发展之路,做到既科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又发展生态宜居宜业的新农村。
(2)操作层面存在片面性
“搞乡村振兴,不是说都大拆大建,而是要把这些别具风格的传统村落改造好。”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做到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有序进行。要让人们有乡味可思、有乡愁可品,既要注重体现乡土风情,保持特色风格、改善村容村貌,又要注入现代元素。然而,乡村振兴过程中无论是规划设计、时间安排,还是产业选择、发展模式等,做到因地制宜的少,简单复制、照搬照抄、千村一面的多,操作层面存在片面性。
(3)发展层面存在短期性
乡愁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是要留住、吸引人流,从而支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强大的发展后劲。从失败的案例看,一些地方不考虑客观实际,认为只要是乡村就能发展旅游业,对投资开发项目不作调研、论证和规划,忽视地理位置、交通出行、产业结构同质化等重要因素,最终导致投资项目失败。现实中也有不少古村落、民俗村通过贩卖乡愁打造硬件,表面看有农业文化、农耕器具,有古色古香的建筑物,但业态单一,主要以餐饮为主,没有开发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的深度旅游项目,没有聚焦到生活方式的回归,导致持续吸引力不够,乡村发展缺乏生命力。
乡愁在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
护住乡土,记住乡愁。保存乡村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如老房子、老物件等,让它们成为乡愁的象征。传统建筑和传统习俗是村民的精神寄托,也是人们致敬祖先、教育后代、凝聚民心的重要载体。
➡“设计”让乡愁看的见、摸得着
在乡村振兴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都充满着乡愁情愫。“顶层设计”需要将乡村的历史、文化和发展需求纳入总体框架中,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传统村落、乡村记忆、文化传承等乡愁文化元素,并把乡愁充分融入到乡村的整体规划与开发中,确保整体规划尊重并体现地方特色。
“落地实施”的阶段,设计的重点从顶层设计转向具体的实施细节,通过对建筑、景观、环境等多方面的实施细节把控,确保顶层设计的目标能够在实际环境中有效实现,以传达和维护乡愁,有助于在乡村建设的同时保持和增强乡村的文化记忆和情感联结。
(1)保护乡村遗产和传统建筑
将原有的乡村建筑、延续传统建筑组合及街巷肌理,作为乡愁景观塑造的背景与界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乡村建筑面临破损、荒废甚至消失的风险。应对历史文献、照片、口述传承等资料加以搜集和研究,保留并修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使乡村恢复历史的延续性,并加强对新建建筑的管控,保证风貌一致性。
案例一:咸丰朝阳寺镇五龙坪村乡村振兴规划设计
五龙坪村紧邻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遗址,唐崖河三面环绕,明清时期为唐崖土司重要屯兵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传统特色突出,且区位优势、资源禀赋都有比较显著的优势,全村保存了十余处传统院落和建筑。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对它原生的土苗文化进行全力保护,并从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打造具有当代新农村的角度考虑,设计团队将传统文化融人其中,从两个方面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利用:第一 “修缮,让老宅更舒服”,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建筑进行修缮,并且整理美化入户空间及庭院空间,增加现代化生活设施,让老宅焕发新生机,同时提升村民居住舒适度和生活幸福感,打造更适合现代人居住的传统建筑;第二“活化,让老宅能经营”,就是将空置的传统民居通过村理事会进行流转、做特色产业保护、活化,在不影响或破坏传统结构,保持建筑历史文化风貌的前提下,更新空间业态功能,盘活闲置宅基地,形成保护项目示范,使得老宅重换新颜。
(2)集体记忆场地的重塑
乡愁景观是记忆里夏日大树下的午后阴凉,是村口广场上的幕布电影,是池塘树林的蛙鸣虫叫,是渔舟晚唱的夕阳余光。借助集体记忆里对乡愁生活场景的重塑,寄托乡愁情怀。乡村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和乡土风情,举办乡土文化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展示、民俗文化展览、庙会、民俗表演活动、戏曲等,可以让游客和村民亲身感受和体验乡村的历史和文化。这些活动能给村民展示本土文化和传统工艺的机会,鼓励他们加强文化传承,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案例二:大冶市茗山乡京南村红色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京南村属于红色文化村庄,受城镇化冲击明显,村内文化所剩无几,亟须纳入“记住乡愁”设计范畴,力求用好红色资源、留住乡愁记忆。在设计过程中通过现场访谈等方式,对村民认知度、记忆点突出的村内古树、中心广场、中心水塘等重要节点进行景观设计,作为红色文化情感共鸣及乡愁寄托的载体。
在设计中,通过复原国民党民团牢房的原始风貌,设计利用残墙以及木构筑的结合及复原牢房小品延续场地记忆,可以帮助后人了解历史背景,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和教育,还可作为村民茶余饭后休闲空间和儿童娱乐场地。梳理村内大树下空间,保留村民们从小玩到大的树洞场景,并重塑村民茶余饭后家长里短的生活记忆空间。为保证景观的乡土特征,在材料运用中多选择毛石、夯土、旧瓦片、石板、青砖等。
(3)引入创意设计和艺术元素小品
景观小品作为乡愁景观的重要载体元素,可以安置在村庄各个角落及重要的节点位置,灵活性强,可增加乡村的知名度。壁画墙绘以一种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装点于乡村的墙面与建筑空白处,赋予这些空间鲜活的灵魂。深入挖掘乡村物件背后的文化精髓,巧妙构建出一幕幕生动的乡村生活场景。这些不仅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更深刻地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对故土的思念与眷恋,有效唤醒了广泛而深刻的“乡愁”情感,让乡村不仅仅是居住之地,更成为心灵归宿的象征。
(4)打造乡村休闲农业景观
借助合理规划和景观设计,结合农田整治及林野景观重塑,利用现有建设条件,设计农家乐、采摘园等景观,提供农业体验和休闲活动,让游客参与农耕活动、品尝农家美食、感受乡村生活乐趣。
➡“文化”让乡愁有生命、有灵魂
留住“乡愁”,必须注重保护和挖掘乡村的独特文化资源。乡村文化资源不仅包括历史建筑和传统技艺,还包括地方戏曲、节庆民俗等。通过积极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乡村能保持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生活气息,避免因现代化进程而导致的“千村一面”现象。
一方面,重视地方戏曲、古法手艺、传统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挖掘,发扬好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邻里关系、乡风民俗。另一方面,积极挖掘原乡、原味、原生、原貌的乡愁元素,构建乡村博物馆、民俗馆等现代空间形态,讲好村庄故事,展示乡愁文化,使之成为具有高辨识度的乡村文化新地标,也可以吸引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参观游玩,实现文化保护和文旅产业发展双赢。
案例三:大冶市金湖街道姜桥村乡村振兴规划
姜桥村以“桥”闻名,沿袭千年之久,人文底蕴深厚,被誉为“楚天第一水乡”,成功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史料记载北宋岳家军曾屯兵于此。该地古迹众多,建筑风格以赣派为主,如今整体布局犹存。古朴的石桥,潺潺的流水,幽深的老街……走进姜桥,有如走进一幅古老的水墨画,令人心绪宁静。
省农规院在规划姜桥村时,为了提升公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在恢复古街巷道的同时,增加了多元公共空间并建构了游客接待中心、健身广场等,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此外,当地政府结合姜桥本地文化、产业、习俗,每年还举办春节玩龙灯、中秋晚会、元旦汇演、金钢知青重回故地、出嫁女回娘家祭祀等丰富多彩的大型文化活动,盛情款待八方来客。据统计,姜桥村每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游客们“吃在姜桥,玩在姜桥”,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乡愁作为情感和文化的象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也是避免“千村一面”的关键。乡村建设需要充分尊重地方特色,保护传统文化,推动产业发展,保持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生活气息,使得乡愁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生根发芽、绵延不绝。呵护好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那片故乡,确保乡村振兴的成果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能反映在精神文化上,从而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