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立健全省域战略规划体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省、市、县贯通的战略规划传导体系,依据黄冈市“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统一部署,中共团风县委、县政府提出编制《团风县县域战略规划》和多个专项规划。为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团风县农业农村部门委托省农规院编制《团风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规划》(简称“规划”)。
《规划》对标对表省、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聚焦团风县建成休闲食品加工核心产区、农文旅融合康养休闲示范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定位,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建设、一体推动,优化目标指标、细化重点任务、谋划建设项目,推动团风构建“目标—指标—坐标”相统一以及上下对齐、左右打通的县域规划体系,实现规划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规划思路
团风县是国家粮油县和湖北省15个优质水稻示范县之一,也是大武汉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是鄂东连接武汉的“桥头堡”。在规划思路确定上,按照团风县“一城引领、两化驱动、六片示范”发展布局,紧抓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契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依托团风资源禀赋,加快推动现代农业成规模、创特色、增效益,加快美丽宜居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加快农民小康扬新风、提素质、促增收,加快城乡激发活力、机制协调、融合发展走在黄冈前列,探索具有团风特色的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规划要点
《规划》提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因县制宜,依托县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和发展功能定位,明确建设的主要内容。规划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保障供给能力
《规划》提出推进粮食稳产增效,优先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禁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注重耕地使用优先顺序,严守万亩耕地红线。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引导农业资源优先保障粮食生产,坚持多措并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26万亩以上,总产量11.5万吨以上。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坚持良田粮用大原则,良田好土要优先保粮食,果树苗木尽量上山上坡,蔬菜园艺更多靠设施农业和工厂化种植。
2、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规划》提出要聚焦产业振兴,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强化农业现代化空间发展的核心驱动、分区协同与带状拓展,构建“一心三园四区”的农业空间格局。二是开发好乡土资源,注重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乡村产业;三是打造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形成本县农业特色竞争优势,如优质稻、优质禽(蛋鸡)、优质渔(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优质菜(荸荠、香菇等)、优质油(黑芝麻)等;四是要依托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
团风县农业空间布局图
3、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规划》提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聚焦种子、耕地、节水、现代农机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智慧农业等领域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培育县域新兴产业;二是加强科研合作,谋求与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围绕本地的优势产业,建设科技小院、产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等合作平台,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三是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农业,包括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四是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鼓励发展各类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创新市场化农技推广模式,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4、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规划》提出以惠民富民为宗旨,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一是开展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三权分置”、集体资产管理和产权流转交易、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五项改革试点;二是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农民自愿前提下,探索开展农田集中连片整理,解决细碎化问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三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推广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做法,建立健全产业经营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5、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规划》提出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推进的原则,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重点持续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基础公共服务水平等。同时,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塑造农业和乡村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
6、牢牢守住农村发展“三条底线”
《规划》提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牢牢守住农村发展“三条底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强化粮食储备监管,保障粮食安全底线;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耕地保护底线;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健全落实防贫监测帮扶机制,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总之,加快推进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要立足县情农情,体现地方特色,着力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县,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